九江大桥事故是哪一年和九江大桥事故
众乐多普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九江大桥事故九江大桥事故是哪一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九江大桥案船长出狱起诉广东交通厅要求公开桥段图纸?
“九江大桥案”有了最新进展。涉案船长石桂德获刑6年出狱后,一纸诉状将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省质监站)告上了法院,要求提供九江大桥坍塌桥段桥墩基础的图纸资料和重建资料等。昨日,该案在广州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开庭审理。
据石桂德起诉称,因2007年6月15日国道325九江大桥坍塌事故,海珠区人民法院认为九江大桥无质量问题,是因他驾驶的“南桂机035”船触碰桥墩造成其坍塌,认定该事故属于其单方责任,并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他有罪,他对此不服提起上诉,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他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
石桂德起诉认为,前述案件审理涉及九江大桥是否因其自身质量问题而倒塌,但事故调查主管部门、司法机关所提供的上述九江大桥图纸资料文件不全,一、二审法院简单认定该桥无质量问题,依据明显不足。他通过委托打捞公司、专家对九江大桥原倒塌的24#桥墩进行勘探,已初步取得九江大桥短桩的证据。为进一步查明前述事故原因,他向省质监站申请公开九江大桥上述图纸资料,对方作出《复函》,称前述图纸资料由工程建设管养单位归档保存,不属于其公开,建议向工程建设管养单位申请。
石桂德不服,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复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省质监站的前述行政行为。
石桂德要求法院撤销省质监站作出的《广东省交通质监站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复函》,撤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并责令省质监站对其关于国道325九江大桥资料的信息公开申请重新作出答复,并公开相关信息。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认为,其办理的本案所涉复议案件程序合法、作出维持决定合法,根据九江大桥建成通车及竣工验收时的规定,省质监站没有保存石桂德申请公开的涉案桥墩有关资料、文件的职责,在“6·15九江大桥事件”发生前,省质监站并非原国道325广东九江大桥竣工验收的主管部门,没有保存这些资料的职责。
省交通运输厅还认为,根据九江大桥2007年塌桥后重建修复时的规定,省质监站亦没有保存九江大桥在原桥址重建的涉案桥墩下部结构相关资料、文件的职责。此外,省质监站在《复函》中告知石桂德向九江大桥工程建设管养单位申请信息公开,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交通运输部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
省交通运输厅表示,石桂德申请撤销其行政复议行为的请求于法无据,应不予支持,因为省质监站本身并无保存该资料的职责,其在《复函》中告知向九江大桥的工程养护单位申请信息公开并不影响其合法性,且省质监站的答复行为以及《复函》的内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应予撤销、变更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
与此同时,省质监站也认为,其办理石桂德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程序合法、答复内容也合法,其在答复中告知向九江大桥工程建设管养单位申请信息公开,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交通运输部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为此,请求法院驳回石桂德的诉讼请求。
据悉,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希望法律能给石桂德一个说法,支持你寻找真相!
九江大桥的事件
九江大桥的事件经过:
2007年6月15日4时许,石桂德驾驶“南桂机035”船装载河砂自佛山高明顺流开往顺德,开船时江面有轻雾。5时许,当船距九江大桥约1100米时,江面上有浓雾,能见度急剧下降。作为船长的石桂德没有按照规定加强瞭望、选择安全地点抛锚以及采取安全航速等措施,在无法确认船首前方所见白灯是否为主航道灯的情况下,仍然冒险航行。当"南桂机035"船接近九江大桥时,石桂德因该船与桥前约80米的一个航标发生擦碰而意识到本船已严重偏离主航道,但仍没有采取停航等有效措施,反而试图将船头调至九江大桥桥墩间通行,轻信可以避免船只与大桥桥墩触碰。
5时10分左右,船因偏离航道以及石桂德对航道灯判断的严重失误,致使该船头与九江大桥23号桥墩发生触碰,导致九江大桥23号、24号、25号三个桥墩倒塌,并引发所承载桥面坍塌,1675.2米的九江大桥坍塌200米,使得正在桥上行驶的四辆汽车落入江中损毁(经鉴定,共计价值人民币32万余元),车内6人以及2名大桥施工人员落水后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为人民币4500万元。
事件结果
2007年6月17日,广东九江大桥事故肇事船只船长等6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已被广东海事公安局刑事拘留。警方称,现已初步查明,佛山籍"南桂机035"船长石桂德、值班水手黄玉有等6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已依法对上述6人予以刑事拘留。
2011年7月17日,该案在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开庭,出庭时,石桂德以及一些证人推翻自己曾经的证言,表示"不记得了","当时以为是撞了"。石桂德的律师甚至直言"不是船撞桥而是桥砸船"。而大桥调查报告再次受到辩方的质疑。
2013年4月10日在广州中院二审开庭。石桂德在庭上依然咬定是"桥砸船",而不是"船撞桥"。辩护人依旧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认为在不能排除大桥因自身隐患而倒塌可能性的情况下,根据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应认定石桂德无罪。
二审认为,石桂德及其家属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探摸报告反映的探摸位置与原24号桥墩钻孔ZK24不在同一位置,距离原24号桥墩钻孔ZK24平面位置较远,且该位置地质情况复杂、岩面起伏较大,不能反映原桩位的岩面情况。石桂德及其辩护人请求重新委托探摸的意见,法院不予采纳。
2013年9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维持一审法院判决,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石桂德有期徒刑6年。
2017年7月18日,刑满释放的石桂德状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要求提供九江大桥坍塌桥段桥墩基础的图纸资料和重建资料,该案在广州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开庭审理。
石桂德起诉认为,6·15九江大桥坍塌案审理涉及九江大桥是否因其自身质量问题而倒塌,但事故调查主管部门、司法机关所提供的上述九江大桥图纸资料文件不全,一、二审法院简单认定该桥无质量问题,依据明显不足。石桂德向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申请公开九江大桥上述图纸资料被拒绝,石桂德不服,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复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维持省质监站的前述行政行为。
石桂德起诉要求,法院撤销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作出的复函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并责令省质监站对其关于国道325九江大桥资料的信息公开申请重新作出答复,并公开相关信息。
6.15九江大桥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是什么
据广东省政府通报,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佛山籍“南桂机035”号运沙船违规操作,驶入非主航道撞上桥墩导致大桥坍塌。
事故发生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佛山市有关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指挥搜救和善后工作。南海救助局先后派出8艘海巡船赶到现场,并救起10名运沙船上的员工。南海救助局海测大队也携先进的海洋探测仪器赶到现场,利用海洋测量技术进行水下探测,看能否搜索到坠江汽车和有关人员。
据了解,九江大桥坍塌时是否有车辆坠入江中,目前仍不清楚。广东省交通厅、交通集团正在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对九江大桥双向收费站的电子记录进行排查。现场事故处理部门正在根据电子记录资料,逐一联系过往车辆的车主,尽量弄清坍塌期间每一辆的流向。
为做好九江大桥坍塌事故搜救和善后工作,广东省15日成立了以副省长佟星为组长的“6.15”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并出台五条事故处置措施:一是佛山、江门市政府切实负起责任,千方百计做好搜救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核实事发前桥面施工人员及过往辆的去向情况;三是成立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四是尽快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到现场对桥梁安全进行技术勘查,防止次生事故;五是举一反三,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对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目前肇事船只已被扣留,船上人员正协助调查。事故具体原因及有关车辆人员伤亡情况还在进一步核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