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框架协议
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众乐多普法小编有幸给你分享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法律效力,快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吧!
什么叫框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所谓框架协议指的就是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就合同标的交易达成意向并且对于主要内容予以确定而订立的相应合同,具体的交易细节应当在框架合同的基础上再做细化成正式的合同。框架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需要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判定的。
法律分析
在实践过程当中,交易的当事人在就交易的各种细节双方达成一致前,通常都会先签署一份所谓的框架协议,来明确规定出双方就交易的主要内容所达成的共识问题,同时约定好双方当事人将就交易的几项具体细节来另行作出协商并且订立出书面的协议。对于此类框架协议是很可能引发争议的,其中就包括效力上的争议以及执行与违约责任的相关争议。有些框架协议的名称虽然是叫作框架协议,但是协议的内容是比较详细全面的,有着明确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的相关约定,这样的框架协议实际具体上就是一个具有可以强制执行的一份合同,具备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合同效力,任何一方如果想要违反约定的话,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是有些框架协议,仅仅是为了约定交易各方对于交易内容的主要共识,但对于内容中的几项重要交易细节,框架协议约定的当事人应当进一步作出达成协议,从而针对具体的交易细节各方达成协议以前,框架协议本身规定因为其内容的不确定性是没有办法去执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框架协议是什么意思?
框架协议是指明确约定当事人签订具体协议或其他合作意向的合同。框架协议没有合同的具体内容,只是表明当事人将在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框架协议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
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是指框架合同在一定时期内,为每笔单个交易作为一个框架进行运作,整个合约受到框架协议的控制,但是单个交易也有它们的特殊情况,一般是缔约机构之间达成的原则性约定条款。当双方往来中很多小的重复交易建立了长期合同,就需要一个特殊的合同机制来涵盖这种关系和单个交易的需求,这被称为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定义和特点
框架协议的一个例子是保养合同,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单个工作和服务被分批履行,整个合约受到框架协议的控制,但是单个交易也有它们的特殊情况,它提供了一种规则,全国性组织越来越重视全球性协议。
框架协议相当于是缔约协议,表示双方意向合作的文件,如果协议条文概况笼统的话则无实际影响,如果约定了具体事项,完成时间,双方准备工作分工及责任等,就很严肃了,可能会引发缔约责任。